转载

创业感悟:在黑暗中出发,在黎明时登顶

温馨提示:
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5年02月18日,已超过 45 天没有更新。若文章内的图片失效(无法正常加载),请留言反馈或直接联系我

01

今年合作的一位餐饮客户,给我讲了一个深刻的故事:

国内某位美食家,有一次去拜访法国的米其林三星厨师,保罗。并给他出了一道难题:

能不能为自己煎一个完美的鸡蛋。

煎鸡蛋并不难,可什么是完美的煎蛋,就难了。因为每个人对“完美”的定义并不相同。有人喜欢完全熟透的、有人喜欢溏心的;有人喜欢老一点的,有人喜欢滑嫩一点的。

保罗想了想说,可以。

他拿了一个铁盘,放上橄榄油,加热,等油开始滋滋响的时候,他把铁盘拿到对方面前,打了一个鸡蛋进去。铁盘是热的,蛋在里面滋滋滋地变热,从生到溏心到熟透。

他说:你愿意吃的那一刻,这个鸡蛋就是完美的。

你爱吃生的,就现在吃;你爱吃溏心蛋,就等会儿吃;你爱吃全熟的,就等它全熟了再吃。一个完美的鸡蛋,就是你想吃的那一刻。

听完这个故事,我恍然大悟:厨艺到了一定境界,个个都是哲学家。他们交谈的内容,看似说的是“煎蛋”,其实,说的是人生。一道菜,其实是什么样的人生是完美的思考。

其实,真正完美的人生,对于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。不过有一点很重要,就是在每一时刻,都拥有尽可能多的选择的权利,并且有做出选择的勇气。

02

在我心里我始终认为,只有过完春节,一年才算真正结束。站在春节的门槛,回顾过去一年的来路,在人生需要选择的时刻,完成了两件有勇气的大事:

选择搬家。结束了十多年的漂泊,正式从东北举家搬迁到天津;

选择创业。有了自己的品牌咨询公司,谈下了几个非常优质的客户,正式开始了一段冒险的旅程。目前公司很小、发展很慢,但是受一本书籍《小而美:持续盈利的经营法则》的启发,让我意识到:

做大不等于做强,能持续盈利才能活得好。小而美,也可以“且精、且优”。

03

我写公众号、写文章这么多年,字里行间透露出的,都是乐观、积极的态度,但其实,我骨子里的底色,是悲观。

创业对我来说,更是一种“悲观中的乐观求生”。

创业前,辗转反侧,担心客户资源、担心服务、担心团队、担心资金、担心失败、担心努力但没有任何结果。把事情往最坏处想,做最坏的打算。

踏上创业的道路,我才发现:你对世界的理解和看法、你对人对事的态度、你做人做事的价值观,就是你能触摸到的边界。创业不是当甩手掌柜、不是把人员招聘上来就万事大吉、不是朝九晚五,而是要躬身入局,在实战中、在披星戴月中,顺势贯彻自己的管理理念。

你相信什么、你坚持什么,就会带给客户什么。


凌晨的天津天塔

过去一年,赶过深夜的高铁、看过凌晨失眠时升起的太阳、走过在山沟里蜿蜒的道路、谈过百般刁难的对话、交过提案被骗的方案。幸运的是,遇到了不错的客户,且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的延展。

04

有人说,这两年行业形势这么难,何苦要创业,苟且着度过这段时期,不是很好么。

问题是:这段黑暗时期何时结束,它不会主动告诉你答案。

我始终喜欢一句话:在黑暗中出发,在黎明时登顶。

以前爬老家的泰山时,我喜欢在黑暗时爬,等到凌晨到达山顶了,就会看到喷薄而起的日出。你看,这是多么完美的逻辑:从黑暗中出发,尽管伸手不见五指,但是天总会越来越亮,心里就有希望,脚步就会越来越踏实。

所以,何时踏上创业的路途,就和开篇提到的“何为完美的煎蛋”一样,是一道哲学题。只要你有足够的勇气,随时都能摁下选择的按钮,开启一段新旅程。

选择和勇气的背后,不是冲动、不是鸡汤,也不只是一腔热血,更有对行业的认知、对专业的坚守、对人脉的积累,以及点燃自己的信念。

05

日本明石海人写过一句歌词:“我身在黑暗的苦海,渴求那缕光。像生于深海中的鱼族,若不自燃,便只有漆黑一片”。

这只在海底的游鱼,灼灼燃烧,像是一把照亮前方的火炬,带给我们前行的力量。

就像那句恒久不息的话题:这个世界会好吗?

这个世界会不会变好,我们不得而知。但是,点燃自己、照亮自己的人,会变得更好,我无比确信。

当然,我只是侥幸走过一年、侥幸活过一年、侥幸听过一年,走在黑暗中的我,依然走在黑暗中,明年也依然在黑暗中摸索。

我喜欢这种努力向前的踏实感、相信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安全感、沉迷于把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创造出对他人有益,并且彼此成就的感受。

黑暗也是一种真理。

无论眼前的道路多么黑暗,真理和实相总是闪耀着光芒。就像无论乌云多么厚重,太阳总会透过缝隙洒下光芒一样,实相的光芒永远存在。

06

今天是腊月二十七,2024年的工作暂告一段落。春节之后,我们将踏上黑暗的征途,向光前行,再出发。

正文到此结束
本文目录